• 产品
  • 企业
  • 采购
  • 资讯

东博会:让中国与东盟更加畅通

“要致富,先修路”,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句流行语,也是近半世纪来其实现经济腾飞的秘诀之一。如今,这条经验秘诀正在中国和东盟之间践行: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正逐步在中国—东盟区域内铺开。一方面,它让原本山水相连的中国与东盟空间距离不断缩减;另一方面,它如一张紧密的桥梁网,联通区域内经贸、文化、信息多领域合作发展。

第一个十年,东博会助推并见证中国—东盟合作进入了“黄金时期”,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交通网络雏形初现;第二个十年,东博会正以升级版的新貌继续为区域合作搭建更为广阔的互联互通平台,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根基的同时,助力联通网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打造“钻石十年”。

互联互通:中国—东盟合作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陆海相通。推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本地区贸易、投资、旅游、文化等各领域的融合。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被列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双方领导人也多次强调要把互联互通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

201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由多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并指出,“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的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表示,中方愿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参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2013年10月发表的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纪念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联合声明》中,东盟方“赞赏中国持续支持《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的落实,以及通过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中方工作委员会和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的积极接触,促进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更好的互联互通”,并表示将推动泛亚铁路项目建设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0年10月第17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后,中方设立了总规模100亿美元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并向东盟国家累计提供25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双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合作项目。2016年1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将有效增加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多渠道动员各种资源特别是私营部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这些形势的推动下,肩负推动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重要使命的东博会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服务“海上丝路”互联互通。

东博会:服务“海上丝路”互联互通

绵延数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一直是沟通中国和东盟国家交流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为满足中国—东盟各领域深入合作所带来的交通需求,“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成为东博会每年的重点推介内容之一。东博会通过举办论坛等多方渠道,推促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向全方位、深层次阶段发展。

从2007年第4届东博会举办的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形成《南宁共识》,到2013年的第10届东博会,中国和东盟各国交通部长就共同关心的互联互通重大政策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探讨,达成共识,通过了《联合声明》等,中国与东盟各方借助东博会这一平台,积极探索海陆交通联通机制,就进一步加深交通运输领域合作,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交通便利化以及人才、技术等,达成了多项共识。东博会成为服务“海上丝路”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

在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开局的2014年,第11届东博会即抓住时代发展脉搏,由服务“10+1”向服务“10+N”拓展,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推进“设施联通”方面进一步发挥好平台作用,促成新加坡与广西启动了合作建设港口码头、开通海运班轮航线的项目,广西钦州港分别与马来西亚关丹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缔结了国际姐妹港关系,服务了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

在东博会的平台上,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不断取得重要成果。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集团等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列车的领军企业首次集体亮相东博会。借助东博会平台,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装备制造、通信信号、基础建设、运营管理等项目被推向国际大市场,提速建设“海上丝路”互联互通网络步伐。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第13届东博会将围绕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物流等领域举办对接洽谈和论坛等活动,继续推动中国—东盟陆上、海上互联互通,搭建更为务实的交流平台,让中国与东盟更加畅通。

广西:全方位构建互联互通

中国—东盟合作经历了“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贸易通达对于中国—东盟区域已不是新鲜事,区域内海陆空全方位交通网络正加速完善。

受益于东博会推动下形成的道路联通机制,东博会举办地广西近十年来在交通建设上发展迅猛,从过去的“神经末梢”一跃成为中国对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与东盟国家形成海陆空立体式互联互通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表示,未来5年,广西将构建以南宁为重要节点,南贯中南半岛,北接亚欧大陆桥,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南北陆路新通道;积极推动广西与越南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形成南宁—河内—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主轴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称,广西正在逐步构建中国走向沿线国家的海陆立体大通道,努力实现泛北部湾区域陆海一体、互联互通。

在陆路交通方面,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两个出边通道已建成通车;靖西至龙邦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

在海上互联互通方面,广西北部湾港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同时拥有集装箱航线40条,可与8个东盟国家和地区的15个港口直航。

在推动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的进程中,中方推出并正加紧落实三个项目:包括开通钦州港至马来西亚关丹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建立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和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机制。

根据广西官方发展计划,广西将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联合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加密一批直航东盟、欧美日韩、大洋洲、非洲国际航班;加强与新加坡、香港、广州等国际大港合作,强化连接欧美的国际远洋航线。

8月11日,南宁—斯里巴加湾的国际航线正式开通。自此,广西南宁机场实现对东盟10国直通航线全覆盖,“东盟国家通”空中网络格局已形成;国际空中通航国家及地区增至25个。

下一步,广西将构建面向东盟“新马泰+老越”的“3+2”热线航线网络,力保该5条国际航线达到日均1班次密度;并争取国家将南宁吴圩机场列为72小时国境免签口岸。